立秋养生注意事项10大立秋时节必知注意要点
随着季节的变化,我们在生活起居、饮食、运动等方面都要注意一些事项,什么行为要注意,什么食物要多吃或少吃,都需要了解。那么,立秋养生注意事项是什么呢?以下为您介绍10大立秋时节必知注意要点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1、宜祛暑滋阴
立秋之后,昼夜温差加大,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,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。医学专家认为,秋季燥气上升,易伤津液,因此,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,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另外,多吃豆类等食物,少吃油腻厚味之物。
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,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、水果来降暑祛热,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,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,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。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,如:黄瓜、冬瓜、西红柿、芹菜等。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,如:葡萄、西瓜、梨、香蕉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、水果容易引发胃、肠道疾患。因此,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2、调理脾胃
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,气温还是较高的,空气湿度也较大。再经过苦夏的煎熬,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,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、利湿、健脾,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,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。
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、肢体倦怠、面色萎黄,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,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,如芡实、山药等。
经过一个夏天后,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,特别是一些老年人,大多脾胃虚寒。因此,在选择食物时,不宜过于寒凉,如西瓜、梨、黄瓜等,要少吃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3、着重养阴补虚
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,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,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。
如果呼吸浅短,声音低微,神倦懒言,动则汗出,食欲减少,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。用黄芪、党参、西洋参沏水喝,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。
如果面色苍白,口唇淡白,夜热盗汗,肌肤枯涩,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。可以用当归、红枣、何首乌、桑椹做粥,在炖鸡汤、炖肉时也可以加点。
如果颧面潮红,口燥咽干,盗汗,尿少而赤,大便秘结,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。可以用麦冬、五味子、山药、百合等,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4、调节心情谨防秋燥
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,常损耗过多,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。而进入秋季之后,天气渐凉,气候干燥,因此极易出现秋燥。中医认为,燥乃六淫之邪,为秋季主气,其性干燥,易耗津液。常见口干舌燥、鼻涩咽痛、皮肤干枯、大便干结、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,医学上称之为“秋燥综合征”。
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,更应重视预防。秋季防燥,要以养阴清燥、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。立秋后基本上是以温燥为主,表现为湿热、阴虚,火旺。初秋免不了出现“秋老虎”的炎热天气,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,应积极防范“情绪中暑”。
要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。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,就要伤害肺气。秋季伤害了肺气,到了冬季,就要发生病变,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“收气”不足,到冬季奉养“藏气”力量不够的缘故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5、食品、衣物需防霉变
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,天气闷热,食品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。一般来说,如果气温达到35℃以上,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,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。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,如腹泻、呕吐、肠炎和痢疾等。
易霉变的食物有:面包、蛋糕、熟肉、鱼虾、奶、鸡蛋、桃、香蕉、甘蔗、大米、豆类等。衣物、床单、被褥发生霉变,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。需要提示的是,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,一天内应吃完,如果时间较长,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。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。霉变的大米、面包、蛋糕一定是不能食用的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6、需防“空调病”
立秋后,办公室的空调照旧,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,也容易患上空调病,尤其在立秋之后,天气早晚较凉,稍不注意,就会出现腹痛、吐泻、伤风感冒、腰肩疼痛等症状。立秋以后,早晚天气偏凉,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,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。这样,既可降温祛暑,又可预防空调病。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。身体虚弱者,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“避寒”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5、每天足量饮水
多喝水,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600ml,特殊环境与特殊作业人群要有相应的调整。一是为了补充夏季肌体丢失的水分;二是可以防秋燥,缺水是引起秋燥的原因之一,多表现为皮肤干燥,口唇干裂,咳嗽等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8、饮食清淡易消化
少食生冷寒凉食物,多食熟、温软、易消化食物,少吃辛辣油腻食物,多以蒸、煮、炖、焖为主,忌油炸、烧烤、煎等烹调方式,调养肠胃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9、多吃蔬菜、水果、薯类
秋季天气非常的干燥,这样容易使大肠蠕动速度减慢,形成便秘。所以要多吃些蔬菜、水果类的膳食纤维食物。蔬菜能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,还能预防眼睛的干涩和呼吸道的感染等疾病。
同时可选择些生津止渴、润喉去燥的水果,如梨、苹果、香蕉、橘子、山楂等。薯类中可选择山药、甘薯、芋头、马铃薯等来代替一部分主食,即可调理肠道,还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。
立秋养生注意事项10、不要暴饮暴食
一般人到了秋季,由于气候宜人,食物丰富,往往进食过多。摄入热量过剩,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,使人发胖。在秋季饮食中,要注意适量,而不能放纵食欲,大吃大喝。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,如鸭肉、泥鳅、鱼、猪瘦肉、海产品等,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,可以放心食用。
立秋饮食养生的注意点有哪些身体健康少生病
不知不觉,立秋就已经过了,立秋之后,就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天。但这并不代表酷热的天气就结束了,最近还处于三伏天期间,也就是说酷暑还并没有过完,这段时间依旧是非常的热,值得在平时注意。
立秋之后我们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?立秋之后该如何养生比较好,而且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立秋之后吃什么比较好,饮食方面应该要注意些什么。其实,在平时饮食当中注意好这些事情,那么就很不错了。
立秋饮食5个要注意
1、饮食不要过补
有些人平时喜欢吃一些比较补的食物,觉得进入秋季了就更需要补身体了,于是在平时吃鸡、鸭、牛、羊肉等比较补的食物。但是刚刚立秋天气还很炎热,吃这些食物多了则容易上火。
还有就是天气还很炎热,我们的肠胃功能就不会太好,吃这些比较补的食物则容易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,对身体健康来说反而是不利的。
2、饮食不要过辣
有不少人觉得立秋了,天气开始凉快了,于是就喜欢吃点辛辣的食物,觉得这样能够驱寒,也可能觉得吃点辛辣的食物没关系。
但是,刚刚立秋,还在三伏天期间,天气还是依旧很炎热,如果平时饮食比较辛辣,那么就容易导致上火的发生,反而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。因此,立秋之后还是不宜吃比较辛辣的食物,还是要清淡些比较好,这样才能够减少对身体的不利影响,更好的度过炎热的天气。
3、饮食不要过撑
立秋之后,天气逐渐会不那么的热了,人的食欲也可能会慢慢的好转,这时候有些人就喜欢吃得比较撑了,胃口好就吃得多。
但是这种饮食方式是要不得的,经常吃得比较撑,对肠胃健康是不利的,长期下来会对肠胃造成伤害,降低其消化能力。
因此,立秋之后,即便食欲慢慢好转起来,也不要吃得过撑,吃饭吃七八分饱是最好的,对健康是最有利的。
4、饮食不要过凉
刚刚立秋,天气还很炎热,有不少人在饮食上吃得比较寒凉,如吃冰镇食物、冰棍、冷饮等等。这本身也没多大问题,但是要注意的是,吃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利,容易导致寒气入体,然后就是天气逐渐转凉,如果还继续吃寒凉的食物,那么容易导致身体生病腹泻了。
5、饮食不要过燥
立秋之后,天气会慢慢的干燥起来,这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。
立秋之后,燥邪会慢慢盛行,而我们的肺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,因此容易受到燥邪的影响,有不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就是从秋季开始复发或者逐渐加重的。
因此,立秋之后平时的饮食不要过于干燥,尤其是少吃烤煎炸之类的食物,而是要多吃蔬菜、水果,这样才能够免受燥热之苦。
立秋之后,除了在平时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之外,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好这些事情,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生病。
立秋养生3件事要做好
1、注意保暖
立秋之后,天气虽然还炎热,但也逐渐的凉快起来了,尤其是早晨和晚上,也就是说昼夜温差会变得比较大,如果不注意的话,则有可能导致身体感冒生病。
因此,立秋之后要注意保暖,在晚上睡觉的是要注意盖好被子,感觉到冷就要及时盖上,千万不要贪凉,最好不要吹空调、风扇过夜。
2、注意睡眠
立秋之后,天气逐渐凉爽,这时候没有夏天那么酷热难受了,人也不用那么遭罪了。经历过苦夏、出汗等行为已经让身体有所损失,立秋之后就是调养身体的好时节,这时候要注意睡眠、注意休息,让身体慢慢修复,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。
3、注意运动
夏天因为天气特别的炎热,很多人可能不想运动,只想呆在空调房或者阴凉的地方。但立秋之后,天气逐渐转凉,这时候早上和晚上气温比较低,进行运动锻炼是非常不错的时候。
如果还找借口不运动,那么身体的素质难以提高,免疫力难以增强,那么不利于身体的健康,并且进入深秋之后可能容易生病。
因此,立秋之后,要将运动锻炼提上日程了,坚持运动锻炼,养好身体,才能够健康平安度过秋冬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